• 杜婉捷:赓续精神谱系 书写党员底色
  • 日期 : 2024-03-14    

      杜婉婕,女,汉族,中共党员,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在教学“主战场”快速成长、担起重任。筑牢钻研根基,笃定前行;积蓄奋斗动能,实现价值;锤炼担当品格,尽责实干;汲取奉献力量,诠释情怀。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筑牢“根”基,发挥党员钻研精神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耕细作,积极参加理论学习、集体学习和自学。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高质量进行自选动作。参加各类集体备课会30余场,参加各级各类研学研修累计培训70余课时。熟悉国家教育政策和学院的中心工作。将所学理论积极有效的运用到日常工作实践,坚守好立德树人阵地。

    二、迎“难”而上,发挥党员奋斗精神

      在教学工作繁忙,比赛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第十二届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大赛的比赛任务。作为一项具有“双高”的思政课教学能力的比赛。“高”在考察专业理论水准,“高”在考量实践基础水平,是辽宁省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品牌项目,备受全省高度关注,学校学院高度重视。面对时间有限、任务艰巨、经验不足等一系列的困难,充分发挥党员的钻劲、韧劲。从备赛到参赛,历时1个多月。从初赛到决赛,历时150余天。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大量的比赛任务。放弃休息时间,认真研读比赛规则,细磨校内外专家的指导意见,借鉴优秀教师视频材料,将课程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有效对接。进一步打磨、促进课程内涵式进程,实现以赛促研、教学相长。

      作为思政教学领域的新兵,与全省顶尖思政课教师进行比拼。为了补足教学经验差距,在课程中进行了有效的课堂反思,共记载20余份工作笔记。详尽分析学生对于教学设计的真实反馈。认真梳理教材,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夯实理论功底,运用课余时间,参考查阅大量文献,进行选题贮备,经过6次的推翻重建,最终完成选题工作。对课程反复斟酌,既要体现学理性,又要筑牢说理性;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厚度;既要说清国家发展形势又要理清学生实际情况。10余份的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撰写文案,筑牢教学学术水平,梳理逻辑清晰的知识结构。形成教学新视野、新思路,把自己练就成“多面手”。在教学中将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使学生既“亲其师”又“信其道”。

      全省85所高校364名教师进入复赛,65名教师进入决赛。决赛由课程讲解和理论问答两个环节组成。经过激烈角逐在2023年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大赛中,以所授课程高职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同时荣获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实现了学校在此赛项中“零”的突破。

    杜婉捷.png

    第十二届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决赛比赛现场

    三、勇挑“重”担,发挥党员担当精神

      面对困难,不做旁观者。主动承担多校区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工作量。课程门数增加,备课压力成倍增长,授课质量更应增强,深夜的灯光见证着努力者的成长。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育是国家、社会、学校、学生个人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教,夯实理论功底。作为示范课堂的负责人,完成课堂实录、微课、二维动画、交互小游戏、微电影全部任务点设计、拍摄工作。参与校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课建设。作为思政课创新团队成员,发表论文3篇,主持校级课题立项2项,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结题1项。参与课程思政建设1项并结项。

      2023年承担大连开放大学的教学任务。工作任务增加,工作效果不减。主动适应环境发展变化,担当起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新发展,主动承担法理学和经济法学的课程,承担两个年级的授课任务。因受众群体的不同,大连开放大学的授课时间为晚上,白+黑的工作模式成为常态。

    四、恭“默”守静,发挥党员奉献精神

      任务面前不讲条件,默默坚守初心;困难面前不讲得失,默默承担责任。面对全新的工作任务没有经验可循,没有范本借鉴,敢于从“零”开始;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勇于实现“零”的突破;面对多态式的课程形式、多校区的授课任务、多样式的受众群体,善于打破“零”的壁垒。努力学习探索,夯实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说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珍惜每一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自身本领的机会。以奋斗姿态迎接挑战,不做“佛系”青年,担起职责使命。将个人的得失置于身后,有接受新挑战的勇气,夯实专业理论的底气,不忘初心的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